第(2/3)页 一块盐田,产上中下三道盐。 女人做盐, 男人买盐, 翻越横断山脉,马帮带走了他们的盐。 这是在复杂环境中, 人类展现出与自然合作的想象力。 画面一转,一个身着袈裟的喇嘛骑着摩托,开心的行走在山间小道上。 这样颇具喜感的一幕看的小朱一乐。 乃果寺负责采购的喇嘛刚刚在集市上买到了新鲜的盐。 用盐田生产的盐做的菜, 不需要再放其他调料品, 就会很有滋味。 在这座古老的寺庙,不止是僧人喜欢盐。 画面中, 各种雀儿、土拨鼠、甚至是狐狸都趴在地上啃食着这些盐。 盐和青稞让山里的动物们定时的来享受定时早餐。 很多动物把这里当作了家。 ...... 看着土拨鼠不怕生人的从僧人手中吃着青稞。 小朱突然觉得这样的画面有时候也很和谐。 也许只有才藏地高原才能够看到这样的场面了。 ...... ls河, 在汇流进雅鲁藏布江之前。 流经了一个小小的村庄。 村民白玛来到河边, 从河水中取出一块牛皮。 这里是村子里熟皮子的方法。 白玛叫来七八个帮手, 开始把水中拿出的几块牛皮缝制成某种形状。 不用事先画上线条,全凭经验下刀。 把牛皮细细剪成长条用来穿针引线。 牛皮被用一些柳木架起来。 不用一根钉子,全靠皮子自身的弹力和木棍之间预留的卡口。 一条船形成了。 以地里出产的菜籽油涂抹船身,油充分融入皮子船就做好了。 这种船叫做牛皮筏。 曾经是重要的交通工具,拥有上千年的历史。 在这个叫俊巴的村子,牛皮筏是用来捕鱼的。 每做完一条船,都要进行庆祝。 因为信仰的原因,藏地人对于捕鱼和吃鱼是由忌讳的。 不过也出于某种传统,产生了这个藏地唯一的渔村。 一条船相当于一面鼓,震荡着江河的力量。 “(藏语)俊巴人捕鱼从很早就开始了, 因为这里耕地少,只能捕鱼。” 白玛面对镜头有些羞涩的介绍道。 新船下水,有一次捕鱼开始了。 熟悉的气味, 让渔夫心情愉悦。 江面上, 渔夫们洒下渔网,口中哼唱着藏语小调。 跟湍急的江水形成了某种共鸣。 今天捕到的鱼,被出售到拉撒的水产市场。 ...... 牛皮做成的渔船看的小朱大开眼界。 不需要厚重的底板, 只靠着牛皮自身的弹力就能够支撑住两个人在江面上自由的活动。 这种古老的技术在小朱看来颇有神奇的味道了。 毕竟没有学过物理,单靠牛皮就能够横行在江面上,还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。 这让小朱不由得萌生了去藏地看一看的想法。 ...... 在高原上的人们看来,每一条河流都住着神明。 每一条河流里也都有鱼。 不过在一条叫做曲江的河流里竟然一条鱼都没有。 曲江蜿蜒曲折,并没有澜沧江那么宽广。 它更像是山间的一缕色彩,高高低低的起伏着。 在曲江里面遍布着水车。 这些古老的水车被河水推动着。 传说当年因为要建水车,官员高令所有的鱼类禁止入内,以免伤及性命。 所以至今无鱼。 如此兴师动众保留的水车是做什么用的呢? “对啊,做什么用的呢?” 场外的小朱发出同款疑问。 仁多和妻子,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家中的柏木锯上一段。 将柏木放到水车下面。 水车带动柏木在石板上擦除木泥。 将柏木泥放到特制的方形模板内,固定形状。 等到柏木砖被晾晒后,仁多开始调配各种药材。 主要材料是纳吉、藏红花、麝香等。 这三种都是比较名贵的药材。 不管价格怎么贵, 这三种都必须有。 药粉与柏木砖搅拌混合,用牛角制作成的工具把它们挤压成线条。 一次挤成型的功夫,需要多年练成。 这种带着高原阳光和流水味道的东西就是藏香。 闻到的气味有些是苦的,有些是甜的。 就像酒一样,不甜不苦才是好酒。 好的气味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。 ...... 看到繁琐复杂的制作过程。 小朱此刻对于这种神奇的藏地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 细细长长的藏香点然后, 烟雾丝丝缭绕。 被描述的气味更添加了一丝神秘感。 他迫不及待的掏出手机想要看一看网上有没有这种所谓的藏香购买。 一搜还真有。 产地:江南。 emmmm....小朱停下了付款的手。 还是等有时间去藏地再买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