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交锋-《大唐周国公》
第(3/3)页
王来福上来拿了上去之后,李治也只是示意性的看了两眼,之后会继续审核。放下奏折,看着崔余庆,知道他还有话要说。苏定方平定百济已经不算是个新闻了,当天李治是很兴奋,不过老将军打仗打胜了也算是正常,欣喜了几天也就不在意了。如今崔余庆又拿出来说,肯定是有用意的。
“据苏将军奏折所言,以白身入军,后以功得虚都尉闲职刘仁轨于此战有大功。但因其未有官职在身,不知该如何封赏,请陛下示下!”
重头戏来了,苏定方算不上是七家五姓的人。但是刘仁轨是真的出身于山东,而且山东氏族对他很是看好。要不是李义府从中作梗,这个家伙的官运不会这么差。最起码今天朝堂之上会有他一个位置。
这会儿崔余庆也算是跟李义府撕破脸皮了,自然就想着把刘仁轨重新起复了。而且他自己也争气啊,苏定方确实在奏折中强调了刘仁轨的重大功勋。
平定百济,本身就是大功一件。放在苏定方这种百战百胜的老将军面前自然是无所谓。但是给了如今还没成长起来的刘仁轨,就非常可观了。这么一个功劳,足够他升上中央,甚至是在兵部谋个职位。
“既是苏将军亲自点名,想来功勋卓著。既然如此...”李治的话还没有说完,就停顿了一下。显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封赏,给的多了毕竟是个白身。给的少了,又是大功一件。看了看崔余庆既然他说了,肯定是有着想法的,倒是不妨问问。
“众位爱卿,你们之中可有和着刘仁轨相熟的?觉得该给个什么赏赐合适啊?”
这倒是也符合规矩,毕竟皇帝不可能真的明察秋毫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熟知。所以往往也会询问百官的意见,谁与其相熟,自然知道他能做的了何事。
看着机会来了,崔余庆微微一笑,刚要张嘴。李义府赶紧抢先走出朝班:“臣和刘仁轨素来有旧,不知可否谏言。”(未完待续。) 笔趣阁手机端 http://m.biquwu.cc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