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交锋-《大唐周国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贺兰敏之站在文官队伍中,得中间靠前一些。算不上是最前边,但是也绝对不靠后,若是他有个爵位什么的,肯定还要再往前提一提。但是现在,就别想了。

    上朝的一共有三位宰相,加上尚书,宗正,大理寺卿等一些人之后,就是各部的侍郎,然后才是贺兰敏之。

    许敬宗为首,一步三晃的领着百官浩浩荡荡的上朝去了。

    既然这会儿和李义府说不了了,那贺兰敏之也不是很着急。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,李义府的性子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改的了的。下了朝再说呗。没有事情可想就昏昏欲睡的坐在胡毯上,一边儿听着国家大事,一边儿梦着周公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具体的什么财政税收啊,河工治理啊什么的,他一概就没什么兴趣。虽然明明知道将来会用得到,但是就是困得不行,那有什么办法嘞?只能是听之任之,学业不在一时嘛,每天都是这样安慰自己。

    身为太子左庶子,他显然是没有什么公务需要拿到大朝会上来说。东宫就在皇宫之内,李弘年仅八岁,每天都守在李治和武则天的身边儿,你让他有什么好汇报的。要是说说学业进程,那每天下了朝有的是机会说,不用急在这会儿。所以他每天上朝就是来打个酱油,听听国家动态,就完全没有自己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正在他昏昏欲睡的时候,崔余庆缓缓的走了出来,手中持着笏板:“臣有事要奏。”

    “崔爱卿讲吧。”李治好似挥了挥手,不过贺兰敏之石看不见的。上朝的时候不出班奏事的人,不准直视皇帝,这是朝仪。不过李治的声音显得很有精神,没有了前些日子的虚弱之意。

    毕竟是皇帝,全天下有能耐治病的人恨不得都在皇宫里。尤其是能治愈风疾的大夫这一两个月不知道来了多少。每日里补品一堆一堆的往嘴里送,谁都能补的精神头儿不错。要是让贺兰敏之吃那么多,说不定晚上都睡不着白天还得流鼻血。

    “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已经平定百济,奏疏已经递交于陛下预览。臣这里整理了一份儿苏定方上的请功的名单,请陛下预览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