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 第310章 大明崛起,高原之劫。-《贞观无太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众人点了点头,这话没毛病。

    大明王廷未来的路还很长,确实也是任重而道远,但大家都不担忧,因为他们都看见了大明王廷的未来注定是一片光明的。

    既然是光明的,那大家就愿意一直跟着李承乾走下去。

    李承乾见状继续说道:「今日本王召集你们只有一件事。

    虽然暂时大明王廷还算稳定,但老百姓却是生计无着,连年的雪灾已经将我们老百姓的底蕴几乎都消耗干净了。

    如今,我们要做的,就是给他们找到一条活路,一条能让他们真正活下去的路。

    之前虽然各城都创办了长明商行,御寒的物资也都在平价对我们的老百姓发卖,但他们买得起么?

    或者说,又有几个人买得起?

    哪怕是最便宜的手套,又是多少人可以承受得了的价格?

    如果绝大多数的人都买不起,我们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?」

    「殿下的意思是?」普西偌问道。

    李承乾说道:「本王的意思很简单,由朝廷牵头,户部为主,工部和将作监为辅,在大明十五城,兴建工坊,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。

    不求大富大贵,但求能让他们衣食无忧。

    这是最基本的。

    只有他们都能养活自己了,才会成为国家的助力。

    工部呢,也尽量多弄一些工程出来,哪怕是修路也行,现在我们要为老百姓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,让他们能自食其力的养活自己。….

    这对他们来说,不难,我们大明王廷的子民本就是勤劳而勇敢的,只要有这样的机会,他们一定会不会放弃。

    这要比我们直接拿粮食去养着他们要强!

    作为一个国家,朝廷有义务去帮助他们,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」

    「可如此一来,靡费的钱粮可就多了。」普西偌说道。

    李承乾看了他一眼,摇了摇头:「你还是不懂,我们不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,靡费的钱粮就少了么?

    就好比德阳城陷入了灾荒,朝廷要不要拿出粮食赈灾?」

    「不用吧?」普西偌说道,「以往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。」

    我……

    李承乾捂住额头不想说话,他倒是忘了这一茬儿。

    可这能一样么?

    当时你们部落才多少

    人?

    就算慕容顺不管你们,你们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?

    再说了,当时整个吐谷浑都在闹雪灾,地主家都没余粮,谁还有余粮管你们。

    这个事儿,说起来真怪不了慕容伏允。

    若是当时只有赤水源一处闹灾祸,慕容伏允肯定会赈灾的。

    他再怎么昏庸也不会不懂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这事儿真要细究起来,其实就一句话,患寡而患不均!

    如果就赤水源一地这样,慕容伏允还不管,那你看看赤水源的这些人会不会揭竿而起?

    我他妈都要饿死了,你们倒好,吃香的喝辣的,这不是给我上眼药么?

    但当时整个吐谷浑都是如此,那大家就平衡了。

    都是一群穷鬼,还他妈天憎人厌的,搞不好拼了老命抢来的,还不如自己一路上吃的多,那就没必要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有,相安无事,大家都没,也能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这就是人性。

    「跟你说不通。」李承乾无语摇头道,「听我的就行。」

    普西偌不吱声了。

    在众人看来,听李承乾的准没错,至少到现在为止,李承乾没出过错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王廷可以成为李承乾一言堂的原因。

    很快,李承乾就把具体的细节安排了出去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,李承乾也是早早就有了规划的。

    当初他就跟契苾何力说过,工坊会进各城。

    而这么做也有个好处,就是能促进那些还在草原上游荡的牧民聚城而居。

    安排完这些后,李承乾又看向普西偌,问道:「现如今,我大明王廷的牛羊有多少了?」

    这么长时间的交易,户部也是获取了不少牛羊,听李承乾问起,普西偌说道:「目前牛有三千,羊有七千,哪怕是加上牧民手里的那些,牛羊总数也不过两万出头。」

    这些年连年的雪灾对畜牧业确实是一种打击。

    想当初,整个赤水源牛羊数十万,到现在零头都不够。

    「好好照看着。」李承乾摇了摇头,也是颇为无奈。

    等众人散去后,大明王廷要在各城兴建工坊的消息就传了出来,同时传出来的,还有各城都要招募大量的人手,每日工钱对于老百姓来说,那是相当的可观。….

    这也充分说明了,李承乾是真的在想法子让老百姓活下去。

    好多人还担心筑城结束后,就没了新的活计养家糊口,这不就来了么。

    一时间,整个大明王廷又沸腾了。

    什么是王?

    这才是王!

    话虽然不多,但做的每一件事儿都能直掏你的心窝子。

    这让众人怎么能不满意!

    这可是活命之恩啊!

    李承乾有句话没说错,只要你愿意提供一个让他们能养家糊口的工作,他们就愿意去做。

    不是他们多勤劳或者多听话,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在求活。

    而李承乾刚好给了他们求活的机会。

    试想一下,有几个君王这么对待过他们?

    一时间,大明十五城时不时的就会传来明王圣明的话语。

    而大明宫灯火日夜不息,李承乾呕心沥血,誓要为大明王廷的子民谋求一条活路的故事,也在大明王廷传遍开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