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《国家宝藏》刚结束, 徐文就接到了中心台王梁打过来的电话。 张口就是熟悉的要发红包,让徐文也感受到了王梁的好心情。 这一期《国家宝藏》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高水准的收视成绩。 在22个省份拿到了同时期的收视第一,在当天拿到全国总收视的第二名。 而在网络平台,2个小时内《国家宝藏》第八期就已经达到了将近300多万的播放量。 收视成绩吊打许多节目。 让不少电视台看的牙痒痒。 至于网上的影响力依旧是热度颇高。 播完不久,就拿到了2个热搜的词条。 两个都是和文物有关的。 前几期因为艺人的问题,《国家宝藏》虽然也是热搜一个接着一个的上,但是总是给人一种蹭了明星光环的感觉。 这一期一结束,文物本身上了热搜。 这才让人有一种节目的定位终于对了的感觉。 毕竟一档跟文物相关的节目,总是艺人上热搜也不太对味。 虽然这一期江浙博物馆提供的几件文物年纪都比较年轻。 但是却在网上收获了很高的人气。 尤其是“万工轿”,造型精美,装饰复杂,层峦叠嶂的让人很难怀疑这是一个世纪前的作品。 而随着这顶“万工轿”的火热,越来越多的国货技艺被人所熟知。 杂志【博物天下】更是专门就“万工轿”发布了一篇有关传统技艺的工艺科普。 谷婡 “万工轿的工艺精湛,哪怕放到现在都是极难复制的艺术品,但是华国上下五千年,类似于这种的工艺品不在少数,今天小编就列举其中2种,小众但却不简单的华国传统技艺。” “第一种:内画。” “这是一种起源于烟鼻壶内壁作画的技艺,作画者通过特质的细小毛笔,在透明的玻璃壶内部画出山水人物的技艺,因为烟鼻壶本身不过巴掌大小,在表面作画尚且艰难,对内作画更甚至。” “第二种:微雕。” “顾名思义,这是一种袖珍的雕刻技艺,雕刻师通常雕刻的对象是硬币、核桃胡、甚至是米粒,除了对象的袖珍之外,还会有在大体积的东西上雕刻,但是内容依旧是袖珍的技艺。” “每一种技艺都是需要许多年才能够练就的技艺,类似于“万工轿”这样需要耗费很多个工时的也不在少数,俗话说的好,慢工出细活,这或许就是华国人在艺术上的精致。” 这篇科普,除了介绍了“万工轿”之外,甚至还延伸出来了其他的两种传统工艺。 其中不管是“内画”还是“微雕”似乎都要比“万工轿”看起来要复杂的多。 也让很多平时没有关注过的人知道,原来还有这么多小众的技艺藏在角落里。 “这个微雕,我之前去参观过一个古镇,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陈列馆!” “我刚刚特意去搜了一下内画,真是绝了!” “微雕真的是绝绝子!那么小的东西怎么雕刻上去的啊!” “你们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面塑,同样不简单啊!” “除了内画和微雕之外,还有泥塑啊,华国的泥塑文化很牛的啊!” “楼上的,握握手啊!我就是泥塑爱好者。” ...... 这不评论不要紧,一评论顿时让这个评论区变成了一个传统技艺的科普角落。 各种各样没有听过的在这里都能够看到。 同时也激发了很大一部分对于这些传统技艺的探索之心。 在这一波热度种网上那些手工艺的博主,流量噌噌噌的往上涨。 平时一个人面对镜头制作东西,也没什么人,现在一打开手机成千上百消息就弹出来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