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1章 配合削藩-《大唐将军烈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怎么?难道你想带兵跟大王对阵不成?”说到这里,张守瑜叹道:“说到底,我们能在漠北和云中立足,当年也是大王一力促成的,没有大王当年打下好底子,我们不可能在漠北和云中安逸这么多年。如今漠北和军中与中原隔绝多年,军中将士们大多年纪大了,年纪最大的兵士都有六十多岁,最小的也有三十大几,气力大不如前,战力下降很快,漠北军和云中军失去了朝气和锐气,如果再过五年、十年,漠北军和云中军就会废了。削藩是大势所趋,没有谁能阻挡得了,再说了,我们的年纪也大了,更不想、也不能与大王直接对抗。你们这些兄弟勇力是有的,但是真说到指挥作战,咱们所有人加起来也不是大王的对手,仅仅他手下一个李晟就可以横扫关东!”

    高秀岩点头道:“是啊,当年我和守瑜兄在河西都只是普通的校尉,是大王赏识,提携我们,让我们做了将军,跟在他们身边学行军打仗。大王高升也没忘了提拔我们,让我们官至军副军使、军使。后来大王被调往河东,我们二人留在了河西,却遭到李林甫党羽的陷害,丢官罢职!最后还是大王收留我们,把我们留在身边听用,又委以重任,接连提拔。没有大王,就没有我等的今日啊!”

    几人感叹了一番,张守瑜收拾心情说道:“不说了,这件事情咱们就这么定了,若大王把我们找来真是为了削藩的事情,我们就主动全力配合,如今献恭和如岳分别被任命为右羽林将军和西川防御使,这也是大王的一种态度,以大王的为人,想必不会亏待我等!”

    一顿酒宴,吃得是宾主尽欢,在酒宴上赵子良并未说削藩的事情,只是与张守瑜和高秀岩一起回忆了当年一些事情,又谈了一下朝廷情况和整个大唐的局势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张守瑜等人就在庄园中休息,也时常到郊外踏青。赵子良忙着处理政务,无法脱身。

    直到三月二十,赵子良才抽空从城外回到山庄,派人把张守瑜和高秀岩父子几人叫过来说起削藩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自安史之乱开始,这天下已经纷乱十几年了,很多地方州县几乎是百里无人烟,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,不少州县的生产几乎陷入停顿,这都是因为战乱引起的。不能再乱下去了,百姓们都希望这天下能够平静下来、不再有战乱,但是如果任由各地藩镇继续割据,这种局面就不会停止,藩镇割据是动乱的根源,因此朝廷已经开始了削藩,首先从关中地区开始,逐步取消节度使这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官职,以后不但朝廷要文武分开,各地方州县也要进行文武分治,太守和县令只管政务、防御使和县尉等武官只管军务、税收由户部在各级官府成立下属衙门征收,不经过府衙和县衙的手。御史台会在各州县成立下属衙门监察地方官吏,大理寺也会在各州县成立下属衙门,对案件进行审判!”

    “本王这次写信把你们找过来,就是想跟你们商议削藩之事,就目前的藩镇情况来说,漠北和云中的实力不会比河朔三镇差到哪儿去,本王也知道你们都不是贪恋权利、贪图享乐的人,我们在战场上拼杀这么多年,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这么一点权利和钱财?我们这些年提着脑袋刀头舔血,就是为了能让大唐繁荣强盛,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、日子越过越好,这就是我们一生的事业。如果只是为了权利和钱财,就算我们官位做得再高,捞的钱财再多,却没有做一件值得百姓们称道的事情,我们死后又能留下什么?我们若能够通过努力让大唐天下安定下来,让百姓们能安心生产、生活,让大唐恢复荣光,即便日后史书上没有留下我们的名字,至少在我们心里也是高兴和满足的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大王!”张守瑜起身,抱拳深深施礼:“大王的思想高度已经不是老臣等任能够企及了,老臣等只怕永远拍马也赶不上了,但老臣等并不愚昧,老臣等知道大王这么做是对的,即便我们不理解,但我等坚决拥护大王的决定。如今削藩已经在关中地区和西川开始进行,接下来就从漠北开始吧,老臣自愿交出漠北军政之权,请大王另选贤臣接任!”

    高秀岩也道:“老臣也愿意交出云中军阵之权,请大王另选贤人接掌!”

    赵子良点了点头,很是欣慰地说:“本王还没有说出来,你们就猜到了本王想说什么,本王多谢你们体谅朝廷的难处,削藩之事不能拖延、推迟和停顿,必须要一鼓作气的执行到底,如果能在漠北和云中执行下去,其他藩镇的胆子就没有那么大了!这样吧,漠北和云中的军务依旧由你们二人主持,政务方面朝廷会另派官员接手,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,本王尽力而为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