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修道与修行(上)-《仙路导航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只此修仙玄更玄,

    说与世人浑不信,

    却从身外觅神仙。

    喜怒哀乐的情绪挥之即散,患得患失的心态才会降低境界。

    无情未必真豪杰,千金散去还复来。

    有为才会有得失心,无为则尽可以尽情抒发,嬉笑怒骂,情感张扬,寄情天地,修道者保持“静”态,不因得失挂怀,方能纵情于天地。

    成败得失,都是鸡虫之争,此心之外,并无他物。

    俺把人的状态,只用一个字“静”来衡量,这个静是冷静的静,而不是动静的静,别理解错了。这真是一个精彩的表述,呵呵,即使现在不被认可,n年以后,势必会成修道典范。

    以情入道境是有为,是修行;以无情入道境是无为,是修道。

    这位说了,财侣法地,我一样都没有,能修行么?当然可以啊,别管你是挖煤的,种地的,坐办公室的,送快递的,人无贵贱,都有自己的谋生方法,都有自己的道行,都是在修行。

    一切有为法,全都是修行。有为只是修行,无为才能修道。

    无为不是不做事,只有不带功利心(机心)地做事,才是无为。才能无为无不为。

    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    简单说吧,要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事,人要做事情,又不陷于事物的烦乱之中。这自然太难了。

    有事却秉持无事的心态,是为“静”。

   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是大将风度。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