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1章 大禹让位-《天下珍玩》
第(2/3)页
果然,一切是按照正常规律展的,皋陶死在了大禹前头。
既然如此,那么再选一个就是了,这么大年纪的人都能选,这选择面还是比较宽的。
但是大禹偏偏选了皋陶的儿子伯益。
伯益也是个贤能之人,而且也有功劳。不过,在有的历史文献里,却这么评价伯益:“益之佐禹日浅,天下未洽”,意思是,你跟着大禹时间太短,换句话说功劳太少,老百姓不买你的账啊。
“我觉得这个其实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,这个位子。这个接班人的位子,老子死了,是儿子接任的。这又算什么?这说明接班人是继承的!我猜,大禹已经是在制造一些东西了。”
当时的人能从中揣摩出什么,不知道。但是到了战国时期,孟子总结过。他说尧舜禅让,挺合理,为什么呢?因为尧的儿子丹朱,舜的儿子商均,都“不肖”。所以禅让给其他贤能的人最好。
但是启不一样,“启贤,能敬承继禹之道”。启贤,唐易说到这里笑了笑,主要是他想到了现在的一个音乐人。
而且,还有文献称,即便是“不肖”,但是尧舜当年仍旧有传位给儿子的想法,只不过遭到了身边重臣和各大部落领的反对,最后没成。
但是大禹,手段很高明。他先埋了伏笔,做了铺垫,同时在实力方面努力地培养启,辅之人力财力。
比如《韩非子》说过,大禹死之前,要将王位传给伯益。但是呢,启的人不愿意,最后才想办法干掉伯益从而让启上位。
这说明,启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集团。当时所谓的王位,其实就是个部落联盟领,而启建立夏朝之后,才是真正的王位。
而《战国策》说得更直白,大禹活着的时候,号称接班人是伯益,但是给他的权力却不多,同时让儿子启坐了有实权的位置。临死的时候,又说,我儿子启“不足以任天下”,伯益你来干吧!
第(2/3)页